科技创业体制机制是关键
委员:吴凯波
职务:建邺城镇建设开发集团董事长
界别:经济
全社会要营造创新创业创效的氛围,搭建很多的科技创新创业的平台等,鼓励创新创业,使南京真正转轨变型,经过3-5年的努力,有了坚实的基础后,实现飞跃。
推动南京创业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要构建鼓励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创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才干的发展环境,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吴凯波认为,在这方面,南京要学习浙江和广州。在引进人才问题上,不能搞"运动战",要计算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成本,人才不能鱼龙混杂,不能滥竽充数,要实实在在。既要注重人才引进,也要注重本土人才培养。
关键词: 创业环境
一座好的城市能不能留住好企业、好人才,首先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如何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是无论个人、企业和政府都需要认真思考的大课题。
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环境
委员:张德学
职业:南京产学研促进中心主任
界别:九三学社
如何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目前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朋友企业、同学企业或个体企业,大部分投资者即为经营者,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和管理素质参差不齐。怎样推动南京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妨打开思路,借鉴台湾好的做法,比如让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计划,协助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商机;协助中小企业建立法规制度,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等。
武汉应增强对创业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陈坤(市政协委员、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高校学生没有创业积极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社会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传统文化,让创业者压力很大。缺乏资金也是影响创业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国内投资创业项目大都是为快速盈利,而在国外风险投资100家企业,一个成功即可,有很强的包容性。
徐艳(市政协委员、湖北纽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大学生如果有好的创业项目,我们愿意投资。希望能投资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张箭(市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常务副院长):很多学生希望留在武汉就业,而武汉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在这种现状下,部分大学生只有选择创业,这种创业实际上是"被动创业",不仅有风险,也缺乏前期准备。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应该建立更多的创业孵化基地。
创业建议:
张晖明:我觉得企业在创业起步之初,他必须对自己从事的这个领域,有相对清晰完整风险理解,并且要有应对风险的预案和准备。创业是一定会面临风险的,创业者自己必须有可能不成功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