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现在有不少人认为产品只要有了专利,就说明这个东西是创新的、有极高价值的。其实不然。”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赵荣之告诉记者。赵荣之指出,国家每年有上百万件专利,专利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独创性,但对于风投来说,专利绝对不是第一吸引要素。“专利不等于创新,你有了专利不等于产品是独一无二的。”赵荣之坦言,关键还是看产品或产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
赵荣之建议,一个企业或者团队在对一件产品下投入成本之前,首先应该对市场情况进行一个摸底调查,了解产品是否有商机,再研究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清楚自己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误区5:模式同质化
创业最避讳的问题同质化,社会已经发展得很完善,想要找出真正创造性的东西很难。业内专家认为,产品同样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出二者间的区别,进行差异化竞争。
当前,中国的护肤品市场发展相当迅速,业内预计2012年,中国整个护肤品消费金额达60亿到70亿的规模。这么大的蛋糕,谁都想分一块。在比赛中,便有一队为中草药的护肤品牌,首推内外兼养盈利模式。团队介绍,整个该品牌能将成本控制在10%以下,经过费用剔除后资金的回报率在130左右,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互推式营销、连带销售以及资源整合。
“项目的可操作性很强,但是市场上同类型中草药化妆品过多,品牌与国内的相宜本草具有很强的同质性。”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余颖建议,创业者应该更多的去考虑如何在草本概念上进行更深的挖掘,找出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卖点”,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法国马赛商学院中国区项目主管王华认为,创业初期应该对市场做彻底的分析,包括对自己的客户群体、竞争对手、产品价格等,都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战略布局。
误区6:定位混乱
创业初期最重要的便是自我定位,不仅仅是对公司产品的定位定价,更要对自己的目标群体准确定位。
“盈利模式最根本的还是思想。大众透过感觉,透过设计师,看的是历史和文化。公司的产品要彰显特点,这也是一个品牌的精神,而公司本身是要足够的自信,这属于公司思想的一部分。品牌精神和公司思想,二者缺一不可。”诺海蓝国际咨询集团(中国)CEO张肇麟如此告诫创业者。
本次比赛中便有一团队主营高端丝绸,团队主要通过大众传媒、分众传媒、活动营销、终端导购等方面打造品牌策略。虽然团队旨在制作高端丝绸品牌,指明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开设分店,但对目标群体身份依然定位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