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小熊外卖创始人,一个从北京到上海创业外卖O2O的武汉人,2003年毕业后,做过企划、BD、销售、市场,2009年到2011年在UC浏览器负责北方大区运营商的BD和销售。2012年创办新媒体营销公司,2014年正式踏入了外卖O2O行业。
项目介绍:
小熊外卖成立于2014年8月份,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门店非常轻,没有明火、没有堂食,租金比较省,设备主要为电磁炉、冰柜等,线下门店一般先在互联网上开店,边投入边收入。
第二、效率较高,把很多中餐里不太容易标准化的产品去掉,把更容易标准化的产品做成单独品类销售,目前采用酱料包加原材料的方式,不需要大厨,阿姨生产起来效率相对较高,最后在门店有酱料加工的过程以保证口味。
第三、更看重数据,希望把平台的订单管理,包括经销权以及会员管理做到至少在企业内部透明化,信息化解决后,将这一优势运用到快速复制扩张中。
以下内容根据分享者口述整理:
经过了2014年的行业补贴大战,刚需高频的外卖其实才刚刚进入1.0时代。所谓1.0就是,以前我们看到想到并且要做到的事情在去年已经打完了。可能从今年开始以后走会是我们以前没有看到没有想到甚至没有做到的一些尝试。这个对于外卖O2O同行包括一些平台以及第三方配送甚至一些系统平台的开发公司来讲还是很有挑战的。
差异化入局 打破定位盲区
选择做场景外卖是有原因的,餐饮行业之间的竞争目前已经很激烈了,大家想吃家常菜会想到外婆家,想吃火锅会想到海底捞,他们有非常精准的基于品类基于使用场景的定位。但是如果想到外卖的时候,好像并没有特别强的记忆点。原因是传统的外卖更倾向于在很多不同的地点面向不同的人群,有各种不同的价位的一种售卖形式。
反之,如果我们把用户群或者品类做的更精准,让互联网上外卖平台的用户能很快速或者精准的找到你,那么做这件事情成功的机率就会大一些。因此,我们在做整个产品规划的时候,选择了面向90后白领,然后去研发小熊外卖这个品类牌的产品,希望通过这种场景外卖去抢占新的市场,并以此搭建连锁体系。
小熊外卖是希望能够按照西式外卖的标准做中式外卖,把很多不容易标准化的菜品先抛弃,把容易标准化的产品尽量按照品类按照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的辨识度,把门店做得非常轻。可能传统的西式外卖一个门店需要一两百万,我们一二十万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