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在整个叫车过程中,最少只需要一次用户的干预,最大程度将用户的注意力维持在他想做的事情上。这唯一的一次干预,就是用户当时最想要做的事情:叫车。其它相关的操作,例如支付、确认,要么在之前或之后处理,要么利用定位等技术自动完成。
Uber体验:给中国人用的美国产品。一个界面只需要一条关键的信息、让用户做出一个动作,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足够的了。
3.精致
然而”简化“并不和“简单”是同义词。在功能上的简化并不意味着简单的界面设计,相反,为了能在狭小的移动设备屏幕上展示所需要的功能,精致到极致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移动设计一直是在矛盾中前进的。简化功能和操作,但不引起歧义和误解,其实应用比任何时候都更想传递给用户更多的信息。这样通过明确的图形、文字、控件等界面元素,充分利用色彩、布局、行为等元素来影响用户,这需要的不仅仅是高超的界面设计技巧,同时还要考量心理学等更加专业的知识。
另外一方面,精致的设计让用户觉得愉悦,乐意在应用上多停留一秒——相对于原本用户留给应用不多的几秒钟而言,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从而多一分机会让他尝试一个新的功能。精致也是一个更加专业的体验,对于应用以及应用背后的开发团队增加了信任。
Timeline,一款新闻客户端软件,通过时间线将热点新闻串接起来。清晰整洁的设计,可以让人专注于内容本身,在阅读过程中各种展示元素默默地提示着读者,但又不打断读者的阅读体验。
准确并精致的应用设计让应用从用户心目中的“可用”变成了“好用”甚至“最好用”。
4.技术
好吧,最后我们讨论技术。这不是在说 iOS、不是在说安卓,而是在说新技术。
作为快速变化的一个科技前沿领域,在移动设备上使用最新的技术一向是不遗余力的:触摸、GPS 定位、拍照,这些已经普及到都可以被称为“传统移动技术”了;识别、NFC、气压、心跳,这些新一些的技术大家也都已经能耳熟能详了。所有这些技术开始不断影响我们的生活,也给我们的移动应用扩充了功能领域。不管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可以减少了需要用户直接介入的交互,达到之前所说的简化的目的。另外一方面,新的技术使得某些功能的实现成为可能,相当一部分的创新由此达成。Image title
很显然,现在还没有到完全发掘这些技术潜力的时候,大量的新技术本身都尚在尝试之中,因此如何在移动应用中合理使用这些新技术,将会是一个挑战。
总结
区别与传统的桌面应用,移动设备独特的使用场景和硬件特性,使得需要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为了能够让应用在诸多同类应用中脱颖而出,需要花费在设计上的精力将远远高于此前任何一个时代的应用软件。
编辑 苗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