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文明和环保产业
解读:这个产业可能是十三五规划里明面上政府投资最多的一个产业,也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背景不多谈。
我自己理解,第一,这个行业核心投资和采购主都是政府,是典型的创造需求,就象宏观经济学里的凯恩斯主义,他的理论就一句话:政府可以通过乘数效应创造出“需求”!。当然环保和绿色的需求是我们破坏的结果,不敢再不玩了。
第二,权力寻租空间最大的行业之一,乘数效应创造出“需求”最大后遗症就是权力效应,这通常是当权者最喜欢凯恩斯的原因。想想投资也是权力拥有者的,采购也是权力拥有者来完成,这个权力寻租空间会有多大?十三五期间肯定超过房地产。
第三,环保行业适合我们同学里做房地产的转行或者新增主业,因为打交道的理论是都是一类人,磨合速度低。普通投资者,想分享环保只能买环保股票了。
二、军工产业
我在下一篇文章“明道篇”里判断,十三五期间南涨肯定会有局部军事冲突,这符合多方利益,也符合所谓的雄主必有强兵的逻辑,强兵都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所以想打胜仗的强兵就是打仗+投资。
第一,我们肯定会出来象美国波音类型的大型军事公司,全球贩卖武器;
第二,军民转换步伐肯定会加快,甚至到17年前就会基本完成;
第三,权力寻租空间有想象力,国家预算会让你想不到的充足;
第四,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所有国际投资行为,必须有强大的军力做保障;
第五,海军力量投资肯定大于空+陆。
三、国企改革的推进步伐与可能结果
我为什么在上文分析所谓的雄主逻辑,核心的起源就是担忧国企改革是否象前几届政府动作,雷声大雨点小,基本没有实质性进展。
引入民营资金资本,打破体制和组织结构。理论上,这对生活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远远大于老美所谓的技术驱动。高层推进的国企改革,不单纯是资本和资源配置的问题,核心还是希望生产效率的提升。
当然另一个角度这也是国有资产的最后一次大甩卖,也是利益集团最后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交易。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地卖得差不多,余下的就是卖国企了。
实际上,国企改革是十三五公报里所有规划里最难以推进的,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太多,二是权力寻租空间极大,容易出现全面彻底腐败,第三,容易成为领导离任后的最大负面评价。理由无数,反正我就是觉得最难。
但唯一一条,今上想最快速度提高我们的经济增长,国企改革是的最快最见效的生产效率提升方式。想一想那么多国企的管理效率管理成本,再想想如果这些资源被释放出来,是多么振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