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创业者向我抱怨, 资本寒冬, 钱不好拿呀?….”于是经过给他讲解了一番逆向逻辑思维以后, 回去高高兴兴的干项目去了。
灵感稍众即逝, 简单记录下, 与众同享:
1. 最近盛传什么“资本寒冬”? 其实就是大部分投资机构或个人,由于股市暴跌/经济放缓等等因素,买方市场购买力下降。
2. 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创新”, 两个最直接的目的: 经济结构升级+制造就业。创业的人多了, 反应在一级市场里,就是卖方市场增加了。
3. 拿到投资=买卖成交, 这个时候,许多撮合交易的细节就很有意思了。和大家聊聊, 一些有趣的思考……
首先,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有一个, 你必须明白逻辑才能逆向思维, 以便创业的小伙伴能look at VC in another view。
北京, 也是全国投行最活跃,最汇聚的地方。目前见了大大小小10来个基金公司。情况是这样的:
初次拜访,你是木有可能直接见着老大的, 因为人家真的很忙。 那就只能先和其他人聊聊吧?(分析师/顾问/经理/VP)
1. 文科生:
VC里的大部分人以文科学历为主。读的经济学, MBA, 财务等等居多。文科生的好处,在于很喜欢Market(既:你能不能画一块巨大的饼?), 想象力丰富。 往往对执行路径,以及商业模式逻辑并不能第一时间响应。 很需要画面感的人群。
2. 85后,甚至于90后(目前主流的VC小弟族):
海外名校毕业,少少B格(混投资圈呢), 有少许浮夸(以为有些高大上)。 或者这么说, 知识体系并不完备。 自己没有主导过任何案子(投前, 投后, 退出等等)。 干得最多的就是看研究报告, 写报告, 开会听别人说,记了以后再出去说。 说白了,还在小学读书呢,高等数学是很困难滴?
3. 投资领域:
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你看着VC讲“很多项目我们都看”, 那都是忽悠的。 其实,牛B的老江湖VC, 只要不是他干过的领域,或者未关注的领域,去了就给你婉言谢绝了。认为你人还不错的话, 可能帮你介绍个其他人而已。VC小弟们,是非常喜欢跟风的,最近火什么, 大家瞬间人人都是专家,人人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面对这种, 我只想问“早干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