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估值80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达70%,这是大疆创立9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而在7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这样夸赞大疆无人机的创始人汪滔:“你的市场份额占到了70%,这个成就还小吗?你就是明星。”
汪滔极少接受采访或公开演讲,却在7月19日由大疆全程赞助的“RoboMasters 2015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发表了演讲,并接受了现场访问。
汪滔表示,中国企业不应该只贴着 “互联网思维”概念标签,再做小家电产品,中国应该真真正正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迈进。他以大疆自身经历举例,
专注于产品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得优势,才能获得商业上的大成功。大疆诞生于大学生追随自己兴趣的执着创业,几乎不靠融资也不追求上市,用了9年时间,把年销售额做到60亿人民币、占据了70%的国际市场份额。现在看来,大疆的“会飞行的相机”系列产品,很可能是近现代史上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有能力引领全球科技潮流的产品。
汪滔告诫年轻人,只有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把它真正做得好,只有怀揣崇高的理想才能走得更远。
汪滔认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于缺少大量真知灼见,且做事靠谱的核心人才。社会大环境忽视了对人的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他希望借助RoboMasters这项赛事,来解决国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问题。
此类赛事不但能塑造姚明、刘翔这样的全民偶像,更能产生乔布斯这样受人尊敬的发明家和企业家,让工程师当明星。
深圳卫视主持人朱克奇对谈汪滔:
朱克奇:我觉得你和下面坐的工科的学生,除了岁月的差别之外,你的眼镜比较有民国范儿之外,您是没有差别的。
汪滔:是这样的,从本质来讲,我还是个理工科的屌丝。
朱克奇:现在你已经是RoboMasters大赛的发起者。我听说,你在学生时代,也曾经参加过类似的比赛。第一次参加亚太机器人比赛不是特别成功。参加这种比赛的经历是怎么样的?
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的时候,对我影响最深远的经历就是参加了Robocon比赛。我从大二开始参加,连续参加04、05两届。2004年参加时,我们几乎拥有全香港最强大的技术团队,在机器人上面拥有很多先进技术,但很可惜,由于团队内部的一些矛盾,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上场的时候,机器人没有充完电就上去了,最后名落孙山。第二年总结了第一年的经验教训,团队合作有了大大提高,大家都是日以继夜的,熬夜把作品做出来。最终,获得香港冠军和亚太区并列第三的成绩。这对我有深远影响,不光在技术上有锻炼,特别是对团队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有多强的欲望把事情做成。想得冠军的努力背后,要有非常强大的欲望。我学会这个道理,把它更好的用在后面的创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