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上半年,共享经济成为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再到共享雨伞等项目,各种蹭共享经济热点的伪共享项目层出不穷。
这样的市场环境也影响了4年来一直用匠心做单品电动车的邱懿武。突然火爆的共享单车行业给了他的创业项目带来无限的挤压。一直犹豫是否做共享电动车的邱懿武,今年在卖出5万辆后,也不得不进入共享局。这里面既有面对资本跟风的无奈,也有创业者邱懿武自己的思索。邱懿武的公司云造科技创立于杭州,他们4年时间只造了5款智能电单车单品,旗下“云马”系列产品造型炫酷、色彩亮丽,主打设计感和社交玩法,要做“最懂年轻人的电单车”。
在“制造大国+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公司CEO邱懿武非常看好智能电单车的前景。
在2016年接受品途商业评论采访时,邱懿武表示,云马改造的是一件百年历史的产品,产品需求非常直观,他坚信,好产品一定会赢得市场。于是联合浙江大学和江南大学,建立“未来创新实验室”计划投入1000万研发基金,推动创新设计和工业制造业的融合。
但是,共享单车的出现和风靡,改变了云马的现实和计划。
共享单车已经成为现实,而且在未来10年,将是主要的出行的方式之一,云造科技必须加入这一领域。邱懿武认定电单车的体验更好,自己要用技术去驱动模式创新,虽然被迫要做共享,但是绝不放弃“电”。
在共享单车的重压之下,好消息是ofo、摩拜已经培育了一片市场,只要在交通工具上贴上二维码,人们就会想扫一扫是不是就能用。
在一辆滑板车上贴上二维码,然后放在街头观察,结果是很多人愿意停下来观察一下,“这说明扫码用车已成为习惯性消费行为”。邱懿武表示,接下来,云马要做的就是交出体验更好的产品。
站在共享出行的路口,云马认为,共享电单车不仅是共享单车的补充,更是强大的竞争者。在邱懿武看来,公交、滴滴快车、电瓶车用户中,85-95年的用户占据了80%,而电单车的目标用户就是这个群体。
共享电单车的入局,除了能升级用户体验外,还能解决城市限电禁摩的问题。从资本层面看,民营资本的介入,能减少城市公共交通补贴,从而能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考虑到电单车共享的技术和运营难度高,资金需求量大且政策不稳定的因素,云马的战略是避开城市竞争,走进园区、景点等场景,做局域化共享。
紧接着,云马与ofo定制了云马C1,与凤凰合作打造了云马U1,与telepod合作滑板车,并投入吉利园区运营。
在大本营杭州,云马投放了少量云马C系列电单车在西湖景区试运营,据邱懿武介绍,目前的日使用频率是3次,每单收入5元左右。公司希望通过这一试点,发现电单车共享的更多坑。